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机关党建 PC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文艺评论】讲述类短视频《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
党史题材创作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19 09:05:59 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 胡祥 【 字号:

讲述类短视频《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发挥网络文艺生动活泼的叙事风格,把握历史主流,创新性地撷取党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回顾建党至新中国成立28年间的惊险瞬间,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遍地荆棘中探索、在浴血奋战中拼搏的伟大历程,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做到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是网络视听文艺创新主题宣传的又一重要探索。


提炼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从中共一大到南昌起义,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上红旗飘扬,从遵义会议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从撤出延安到千里挺进大别山,从轰轰烈烈的三大战役到气势恢宏的开国大典。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叙事跨度长达二十八年,历史线索纷繁复杂,在短短18集容量里如何取舍?这很考验智慧。


作品正面写史,从最具有戏剧性的历史瞬间入手,做到重点突出,让观众对历史上那些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关键场景一目了然,彰显网络视听短小精悍的叙事特点。比如开篇第一集《突然中断的会议》表现的中共一大召开经过的“诞生瞬间”,以悬念式手法带领观众沉浸式重温这场足以改变历史的会议;第七集《未必为敌的敌人》表现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灵活穿插经过陈济棠把守的广东的“机智瞬间”;第八集《决定命运的转弯》表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的“惊险瞬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还有第十一集《来之不易的胜利》再现平型关大捷经过,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的“辉煌瞬间”,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也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通过重回这些改变你我命运的历史现场,清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这种撷取最关键的历史关头的处理方式,突出历史主动,放大历史细节,带有一种新奇的历史感、戏剧感,在艺术上做到了不因宏阔失其细,也不因精微而失其雄,在建党百年题材网络文艺作品中独树一帜。

强化年轻态叙事,充分发挥网络文艺传播的特性

《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系列短视频上线后,获得全网30亿播放量的好成绩。相比其他建党百年主题短视频节目,该节目在传播上的特点是更重视精准推送,在节目形态、时长、形式上更加贴近年轻群体喜好,让更多党史“瞬间”能被观众沉浸感受,正如主创所言“让观众了解到课本上没学过的党史‘瞬间’,燃起对党史学习的热情”。


首先,年轻化的叙事语态。一是采用年轻人喜爱的主持人。节目主创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年轻人对知识类内容需求日益增加,而B站知识区UP主又对年轻人有天然的亲和力,是让党史走进青年心里的正确选择。在试镜过诸多的UP主之后,林超以超快的语速、自然的亲和力、与节目高度契合的气质,从一众UP主中脱颖而出。林超配上主创团队精心创作的内容脚本,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观众直呼“过瘾”。二是叙事语态的年轻化。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网络用语,比如在《能够救命的银圆》一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正是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产品与市场的最佳契合点,也就是PMF(Product Market Fit)。”用词非常具有现代性。在《大典上的“插曲”》一集中,描述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如何排练开国大典上的曲目时,用“C位”“BGM”,这种音乐术语的加入恰到好处,简明易懂;《未必为敌的敌人》讲到1934年红军代表潘汉年、何长工与国民党陈济棠方面谈判时换上西服,戴上墨镜和草帽一副“商务style”,一种漫画感油然而生,让人忍俊不禁,拉近了当下年轻人与历史的距离。


其次,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可看性、趣味性、互动性。节目中大量运用了AR、MR等沉浸式技术、动画技术,比如《梅岭三章的由来》这一集中,在茶杯后探出脑袋暗中观察的透明小人,让人印象深刻。在整个节目中这些小人经常出来演绎红色故事,有时与现场道具来个亲切互动,这些小而精的手绘元素时不时冒出来打破“次元壁”,配合MR拍摄技术为观众带来绝佳的特效体验。此外,节目还注重随时与观众的互动。比如开篇主持人会用一两个不起眼的生活小物件提问观众,让观众猜测它们有何作用,吸引观众参与。而在节目中,主持人会在关键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让观众将答案打在公屏上,比如“你如何看待平型关大捷?”,这样让观众能够通过答题重新梳理历史内容,认识得到升华,也能进一步提升参与性。

强化历史叙事的故事性,与时代精神进行链接

一般来说,党史题材短视频带有较强的理论性,有些党史题材节目由于过于注重历史还原,在叙事上比较刻板,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也是很多观众对党史题材节目敬而远之的原因。而讲述类短视频《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却注重故事的戏剧性,采用各种戏剧手法,增强吸引力,尤其是与网络紧凑的叙事特点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


比如,《梅岭三章的由来》讲述陈毅领导的游击战争时就非常有戏剧性。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项英、陈毅等人则带领部分红军留守苏区开展游击战争,陈毅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后来有一位叫陈海的人,号称是中央派来的信使,让陈毅等人下山联络。可是陈毅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差点误入国民党反动派圈套,随后紧急撤离至山上洞中,这时残暴的敌人竟然开始放火烧山,就在陈毅做好赴死的准备时却突降大雨,浇灭了大火,也浇跑了敌军,这仿佛一部扣人心弦的影视剧。还比如《千钧一发的密电》,讲述叶剑英识破张国焘企图分裂中央的企图并及时上报毛泽东同志的惊险瞬间,《力挽狂澜的特工》钱壮飞及时将顾顺章叛变情报上报周恩来等等,这种手法不是对历史的娱乐化,而是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宛如章回体小说一样,具有连贯性、悬念性和传奇性,非常具有吸引力。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不仅要表现历史、再现历史,更要从中挖掘重要历史精神和当代价值,彰显时代精神。讲述类短视频《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还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将历史瞬间与当下时代精神进行巧妙链接,让观众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每集末尾,都会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当下中国最新发展进行勾连,激发观众思考。比如《万分艰难的一步》,讲述毛泽东同志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史,主持人在结尾说道:“如果我们从历史回到现实生活,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本能地想要退缩到避风港,但是事实却是越经历低谷,我们越要比平时加倍健身、交际、付出,这样转机才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这些平常的话语,既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仿佛邻家小哥推心置腹的探讨,不过度拔高,也不喊口号,既给人以智慧启迪,也让人倍受鼓舞、充满力量。

讲述类短视频《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用小细节展现大历史,创意讲述党史上的惊险“瞬间”,揭示中国共产党成功密码。特别是通过历史时空的转换,在展现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与当下中国自信自强的豪迈气象的强烈对比中,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百年非凡的奋斗历程,以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的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了网络文艺的题材自觉、历史自觉和艺术自觉。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