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机关党建 PC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文艺评论】纪录片《山河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初心使命
发布时间:2021-06-01 09:12:19 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曾紫涵 【 字号:

导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如何盘活红色历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成为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议题。礼赞建党百年,重温峥嵘岁月,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节目以山河为经、以岁月为纬,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讲述建党百年感人故事,展示建党百年史诗画卷。

1.jpg

《山河岁月》共100集,分四季制作播出,总长2500多分钟,于2021年5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纪录频道、央视频正式开播,截至5月28日,第一季已全部播出,共22集。该片从党的百年历程中,选取100个关键场景、高光时刻、典型人物,以人文情怀、历史叙述与细节呈现,讲述100个充满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生动故事,展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党带领国家和人民创造的光辉成就。

 

撷取时空浪花,谱写百年筑梦壮丽史诗


《山河岁月》用百集篇幅致敬百年风云,通过真实影像讲述党的故事,撷取百年历史长河中的100朵动人浪花,让党史“活”起来。相较于其他党史纪录片,这部作品不囿于单一的时间维度,而是时空结合、经纬交错。该片以广阔的视角,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创新的形式、高清的影像,对百年党史进行“再创造”,兼具真实性、艺术性与创造性。

 2.jpg

以史为鉴,以人言事,《山河岁月》在内容选择上既涵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遵义会议等重大事记,也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百年英豪,更聚焦“微意象”“小故事”和“平凡人”。如,第一集《历史的天空》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下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引,声画结合串联起党组织建立伊始岁月,生动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原点。


《山河岁月》意象丰富,凸显美学价值。片名中,“山河”喻旨空间,代表我们脚下这片辽阔而厚重的雄关大地;“岁月”指代时间,代表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雨历程,也代表无数革命志士用生命谱写的流金岁月。第二集《百年望道》则一语双关,既指陈望道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也讲述了那些最先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先驱者们,“追望大道”开辟新道路,以共产主义的火种照亮迷雾中的东方古国,用信仰的星星之火点亮一代人的革命理想。第十五集《生如夏花》以“夏花”为隐喻,讲述把一生都献给共产主义和妇女解放事业的蔡畅,也歌颂了宋庆龄、向警予、何香凝、邓颖超、康克清等一批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伟大女性,她们的一生如同绚烂的夏花,寻找阳光,映照世界。


创新叙事手法,再现百年奋斗伟大历程


《山河岁月》属于红色题材纪录片,兼具纪录片和“红色”特性。据主创介绍,该片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党史上重要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该片运用纪录片创作中经典的格里尔逊式手法,即“解说(音效)+画面+采访”,在影像、音乐、同期声、环境音等多种创作元素中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在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手法上作了探索和创新。

 3.jpg

《山河岁月》叙事符号丰富,不仅展现真实黑白历史影像,更以经典影视画面、党史油画作品、手工沙画、领导人重要讲话音频等素材还原主题场景。《历史的天空》在提到《北京市民宣言》时,辑入今年火到“出圈”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散发宣言的片段,体现出“双主流”对接的创作理念,即主流价值和主流观众的对接。概述中国共产党时,以《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南昌起义》《百团大战》等11幅油画艺术式再现历史场景,提高了节目观赏性。


叙事策略上,《山河岁月》以“微言”讲“大意”,驾驭“微”篇幅下的“大”主题,在时间与空间的二元性之间游刃有余。《历史的天空》片末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结尾之处,余音绕梁、掷地有声。在铿锵有力的解说词之外,该片多处直接从素材中选取人物同期声,第一人称讲述,折射出平和朴素的叙事语态,提高了观众对传播内容的接收程度。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百年大党初心使命


5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指出,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建党百年之际,《山河岁月》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用故事传递党的理念,以画面解码红色基因,是文献纪录片的一次全新尝试。该片整体上创造性发掘红色历史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诠释了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


《山河岁月》以情感人,诉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不变初心和伟大使命。什么是初心?是遥望“湘江北去”时毛泽东那份“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是“生如夏花”中为中华妇女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巾帼力量;是“野火春风”里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长征精神……什么是使命?是刘少奇“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理想;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英雄气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部纪录片打破理论和党史传播的桎梏,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表现出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精神,生动诠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发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镜头语言更好地记录和讲述党的故事,是新时代纪录片的使命和担当。一百年沧桑巨变,从破碎山河到锦绣大地,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时间绵延、空间更迭,《山河岁月》以山河为笔、岁月为墨,勾勒出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百年筑梦的史诗画卷,是文献纪录片的又一精品力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实习生)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