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
敬爱的爸爸:
您好吗?您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我有好多好多话想对你说,当遇到喜悦的事情时,好想与您一同分享,当遇到挫折时好想对您倾诉,父亲在的时候,不论我的年龄有多大,我一直都是您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不由得心中生出无边的寂寞和惆怅,抬头仰望夜空,发现一颗的星星,它的光芒是那么耀眼那么慈祥,那是您的眼,是您看我的眼,是的,敬爱的爸爸,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您一直在,在夜空中,在我们的家中,在我们的血脉中。
今年开春时节,我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我的孩子,千里迢迢去上海看望九十高龄的姑妈和姑父,姑妈有点失忆,已经不认得我们了,姑父还好,老人家很开心,说我们还记得他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您经常教诲我们的,在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姑妈一家在自己家也不宽裕的情况下,接济过我们家,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那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姑妈家7个子女,每家一个星期,轮流照顾高龄的老人,其乐融融, 我们都非常感动,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我们都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我的孩子也很有感触,说他的姑爷爷就像一个活化石,给我们讲了很多我们家族的事迹,说您是五十年代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我们张掖的第一批上海知情,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身到国家建设中,老人家勉励我们要将家风传承下去,德为重,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要像您一样干一行爱一行,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把每一个小家过得美满幸福了,我们的国家才会富强,我们的民族才会复兴。
爸爸,我一直记得您常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美德不仅仅是品质,更是实践。孝是德之本,教之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年端午节的时候,我有几个同学因为在外地工作和其他原因不能回家探望父母,我就带着儿子去看望了几位老人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问这问那,聊聊天,老人们开心极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且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只要身体不舒服,一定给我打电话,老人家还叮嘱我自己要注意身体呢!在他们慈祥的目光中,我仿佛找到了那种做孩子的感觉,爱意的延伸,言传重于身教,我的孩子也是这么做的。
哦,对了,给您说说我的儿子,您的外孙,他从小聆听过您的教诲,学业很优秀,从重点大学土木工程毕业以后,选择最艰苦的施工现场工作,因为耳濡目染,他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他说身处地铁大型工程施工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建造带来的震撼。是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的,喊的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我很欣慰,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的孩子能将家风传承下去,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爸爸您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要紧的就是为国尽忠,为职尽责,为家尽孝。我们单位最近在号召大家学习熊熙家同志的先进事迹,他是我们千千万万个奋斗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播出一线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特别感人,他才53岁,由于高原反应诱发多脏器衰竭急性肺气肿倒在了他毕生热爱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岗位上,当时他的姑娘离高考还有40多天,哭的撕心裂肺,我们大家在扼腕长叹失去一位好大哥好同事好领导到时候,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念,那就是“辛苦我一人,欢乐千万家”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誓言,把熊熙家同志未尽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熊熙家同志所在台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艰苦,他却几十年如一日在那里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对同事友爱乐观,对党无限忠诚,这才是把修身、齐家落到了实处,相比之下我们台站的自然条件要好一些,那就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仰望夜空到时候,天空中又多了一颗耀眼的星星,那是熊熙家同志的眼,他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觉行动。
敬爱的爸爸,我一直都感觉到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你给我们的淳淳教诲,会转化成每一个子女的言行,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我们会将尊老爱幼,相互谦让,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家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