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机关党建 PC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本局消息 正文
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
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12 17:46:55 来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永辉 作者: 【 字号:

7月份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先后到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和电信,移动,联通等13个单位,通过听取汇报、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现场察看、查问资料等方法,就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安全传输保障工作作了专题调查研究。

调查之一,要坚持“思想教育”与“氛围营造”并重并行,坚决纠正安全认识不高、意识不强的现象,形成人人想安全、个个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中感到,广大干部职工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使命任务是清楚的、明白的,普遍认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新媒体不生产谷物粮食,但生产精神食粮。上通天、下连地,上通的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下连的是人民群众的呼声,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但大家认为,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人员熟了、业务熟了、岗位熟了,视觉疲劳、容易犯困,在安全上可能出现“二八”或“三七”现象,10个人只有两三个人在想安全、讲安全、抓安全,遇到上级检查时应付式、突击式、运动式抓的多,平时精力集中不够、力量使用不够、经费投入不够,最害怕抓安全传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对“特殊时期”“特殊背景”“特殊环境”不敏锐、不警醒、不较真,认为早播出和晚播出一个样;不善于从基础上狠抓落实,在安全警示教育、业务素质培训、基础设施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热一阵、冷一阵,不通过大量的、经常性的、基础性的工作,增强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后劲,发不发生问题凭运气;不善于从整体上寻找答案,重硬件、轻软件,重静态、轻动态,重管理、轻建设,抓安全传输缺少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全面抓建,致使一些问题只能“背着”“扛着”,包袱越来越大。因此,抓安全传输保障工作重在平时、防在经常、贵在坚持。一是警示教育要常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既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形式,两三分钟不嫌短、五六分钟不算长,经常说教、传导、渗透,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传输保障工作有个认识、认识、再认识,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过程。二是基本常识要普及。知识靠学、本事靠悟。当前因不学安全常识、不懂安全原理、不会安全操作、不知安全要素,吃亏的人、伤心的人、受罚的人、背处分的人、脱帽子的人也不少。因此,要逢会议必讲安全事项、逢培训必学安全知识、逢工作必抓安全技能、逢活动必重安全落实。三是文化氛围要营造。文化具有渗透性和传承性,能固化人的行为习惯、外化人的行为自觉。因此,要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心传输”的精神文化,营造“有规可循、照章办事”的制度文化,营造“我要安全、我会传输”的行为文化,营造“处处提醒、时时警醒”的环境文化,根植于思想行动,固化为行为习惯,融入到日常工作,逐步形成抓安全的人成为“香饽饽”。四是预案方案要演练。演练就是预防,演练就是强化。常用的铁不锈、常练的人不病。防止有的单位把预案方案挂在墙上、放在盒子、锁在抽屉里睡大觉。因此,要利用集中培训、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经常性组织干部职工按照预案、方案训一训、练一练,搞清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方法、动机、标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调查之二,要坚持“精准管控”与“集中整治”并重并行,坚决纠正安全底线无界、红线无边的现象,形成时时想安全、事事抓安全的气候环境

实践告诉,多想坏处,必有好处。调查中感到,安全传输保障工作最需要“问题归零”,也最不易“问题归零”,既要面对新问题、也要解决老问题,永远都得奔跑在消除隐患的路上,一刻不能停、一分不能误。当前,面对过去主流媒体牢牢占据的舆论“主场”向众人涌入的舆论“广场”转变,面对信息传播的物理“尺度”向新媒体技术“深度”整合,面对媒体融合由“相加”向“相融”迈进,面对专业性媒体“流程”向大众化媒体“流量”拓展,是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新课题。因此,安全传输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长期工程,坚持眼睛向内看,及时打“强心针”、做“人工呼吸”,有的放矢、方能切中要害,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一是及时根除“不重视”的现象。防止出现“嘴上讲”的多、“手上抓”的少,“记账单”的多、“销账单”的少,“简单防”的多、“综合防”的少,特别是上面不强调不抓、下面不出问题不管,对监测监管通报的问题,不闻不问、不冷不热,甚至不说话、说好话、好说话。二是及时根除“无所谓”的现象。防止出现一些单位抱着“侥幸心理”,陈旧意识、思维、行为根深蒂固,人在新时代、事在旧时代,习惯在黑板上写字——能写也能抹,对党和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组织的重大活动,信号切换不及时、图像传播不准时、内容播放不按时,还认为小事一桩,想蒙混过关。三是及时根除“传统性”现象。防止出现一些单位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生态、体制、机制,与新时代落伍、与新媒体滞后、与新标准脱节,拿着旧船票还想坐新游轮、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精准管理、精确防范、精细落实,都成了雾里看花、水里捞月。四是及时根除“老好人”现象。防止出现有的单位好人主义抬头,遇到矛盾“躲”、解决难题“怕”、工作落实“拖”,铁胸脯挺不起来、铁手腕硬不起来、铁胳膊举不起来,常常是“好好先生”“妥协退让”。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批评是一种关心。五是及时根除“不认真”现象。防止出现有的单位备份信号不配套、5G干扰不清理、插播转播不整治、编码转码不保密、接口管理不严格、基础设施不配套、设备维修不到位,还见怪不怪,不以为然、习以为常。六是及时根除“松慢弱”的现象。防止出现有的单位在工作上无戒尺标准、无章法要求、无规矩界线,对人员和事情的管理松松垮垮、对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松松软软、对纪律和规定的执行松松散散,不间断地“冒泡”、经常性地“报警”、跟进式地“摇摆”。

调查之三,要坚持“履职尽责”与“综合施策”并重并行,坚决纠正安全通道不畅、方法不活的现象,形成上下想安全、合力抓安全的积极导向

实践证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大家都普遍认为,广电和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安全传输保障工作每一条线路里面都有政治、每一个信号里面都有政治、每一个接口里面都有政治,容不得半点含糊和任何“骑墙”。但也不是“土豆烧牛肉”这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当前,在新媒体传播领域,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常态。新的媒体生态不断涌现、翻新,格局不断洗牌、重构,构建不断除旧、布新,在大数据、云计算、可信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5G、4K和8K超高清等新应用,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在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等新服务方面,在管理上防止出现,看起来紧、实际上松,严下不严上,紧外不紧内,言美不言丑,把别人事故当故事讲,很少举一反三、对照反省。在制度上防止出现,看起来钢、实际上松,上墙的多、上心的少,装订的多、装心的少,写在纸上的多、写在心上的少。在习惯上防止出现,看起来强、实际上弱,表里“不一”,氛围很浓、意识很淡;言行“不一”,台上言之凿凿、台下谈之摇摇;标准“不一”,示范、传导、正向作用不明显。一是要打开思想认识的通道。思想指导行为。思想通、万事通,思想不通、诸事不通。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装死的人永远叫不活。因此,抓安全必抓思想,把没事当有事抓、小事当大事抓、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抓。二是要打开精神状态的通道。人的力量在心上,船的力量在帆上。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品,从里面打开是生命。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赢家。抓安全工作就是要有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的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想好、把每一条线路都接好、把每一个信号都切好。三是要打开责任担当的通道。责任就是使命。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责任。要把安全传输保障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政治使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当好有线传输上的“车马炮”、当好无线传输上的“战斗员”、当好信号切换上的“守卫者”。四是要打开工作方法的通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认识论决定方法论,方法不对挣死牛。安全工作要找准穴位、把好脉络,掌握好时空尺度、物理尺度、立体尺度、功能尺度,使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相加相融,千万不能用钥匙劈柴、用斧头开锁。五是要打开业务素质的通道。新时代新媒体新业务。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一时一刻学安全传输的业务、一点一滴抓安全传输的业务、一心一意钻安全传输的业务,做一个有灵魂、懂业务、政绩好的广电人。六是要打开严格管控的通道。古人讲,严父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在安全上宁可听骂声、不听哭声,宁可流汗、也不流泪,宁可出力、也不出血,常念安全“经”、常敲安全“钟”、常做安全“事”。七是要打开基础建设的通道。筑好巢,才能引进凤。环境可以改变人、也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远离城镇台(站)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干部职工饮水、吃饭、就医、出行,以及小孩上学、家属就业、休息休假等问题;着力解决好办公设施、装备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八是要打开作风转变的通道。火要空心,人要实心。在安全传输保障工作上千万不能有“逃跑主义”的思想,半吊子人不要做、半瓶子话不要讲、半拍子事不要干,秉持正知、正念、正行的态度,做真人、说真话、干真事,老老实实、真真切切、规规矩矩,填好安全的“坑”、把好安全的“关”、守好安全的“底”,真正发生“化学反应”,以安全传输保障工作推动广电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向前向好向上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