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前沿关注 正文
内蒙古广电:抓落实 提质量 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03 10:02:09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姜伯彦 【 字号:

导语

《201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告》(广电蓝皮书)即将出版发行。书中“发展亮点报告”由原中央三台相关领导、总局直属单位及各省局主要负责人署名撰稿,展示2017年度各单位和各省(区、市)广电发展亮点。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提前发布各省(区、市)广电发展亮点报告,供参考。

2017年,内蒙古广播影视系统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落实、提质量、谋发展,在舆论引导、安全播出、公共服务、行业监管、精品创作、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一、抓宣传强阵地,舆论引导有力有效

将“引领导向更加主动”作为第一职责,严把宣传导向关、传播内容关、行业资格关,突出迎庆党的十九大、自治区成立70周年、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这条主线,构建了引导有力、氛围浓厚,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新时代:“人民”二字重千钧》受到中宣部表扬,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合其中的理论节目《开卷有理》反响热烈,在全国率先尝试用航拍形式做新闻《飞跃内蒙古》,启用“中央厨房”融媒体报道机制,策划推出《风从草原来》等一批立意高、手法新的新媒体品牌产品,与蒙古国教育台合办《跟我学汉语》栏目。

二、抓基础提水平,安全播出保障有力

2017年确定为“安全保障年”,同步推进硬件、软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投资近1亿元,完成67个发射台站标准化建设任务;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平台,实施微波数字化和电力线路更新改造。在全国开创了使用无人机巡塔的成功范例。局属中、短波发射台“三满”总体合格率为99.99%,卫星地球站总体合格率为100%,实现重要保障期零秒停播。

三、抓长效补短板,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将“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作为广播影视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累计投入资金15亿余元,建成“户户通”214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基本完成。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深入实施固边工程,推进贫困旗县、边境地区嘎查村、农牧户、口岸和军营哨卡广播影视服务的全覆盖。投资5000余万元升级改造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实现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24%和99.22%。投资800万元建成微波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交互平台,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程1500个放映点实现固定化,同比增加86.3%。为全区75支乌兰牧骑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机,助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乌拉特前旗通过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成为全国首个县级标准化单位。  

四、抓规范严执法,行业监管主动有为

将“行业监管更加规范”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立法项目实施、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办法》通过自治区法制办审核,成立审读审看中心,建设广播影视综合监管平台。制定出台2个广播影视领域相关意识形态责任制规定,深入开展“净化网上视听节目”、非法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安全稳定的节目播出秩序。    

五、抓策划攀高峰,内容生产量质双升

将“精品创作更加繁荣”作为“攀高峰”的不懈追求,立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批广播影视精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开展“银幕之光映草原·迎庆辉煌70年—少数民族精品电影展映季”活动,公益放映4227场,惠及观众66.5万人。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永远的乌兰牧骑》《梦中的额吉》,在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卫视和各盟市台持续播出。3个项目入选“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年度项目储备库,获总局2016-2017中俄媒体交流年优秀组织奖。

六、抓改革助转型,事业产业稳中有进

将“产业发展更加有力”作为建设广播影视强区重要支撑,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扶持社会力量推动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农行内蒙古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到行业授信额度300亿元。与包头钢铁集团、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区盟市各级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积极开辟新媒体阵地,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与传输系统加快对接,内蒙古网络广播电视台获总局许可。全区209家影院放映场次、观影人次、票房收入均同比增长20%以上。

本文作者系内蒙古局党组书记、局长  姜伯彦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