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专栏 广电大讲堂 正文
关于甘肃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12 16:34:55 来源: 局公共服务处 作者:袁明珠 【 字号: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作为国家新闻宣传的重要传输阵地,承担着城乡广播电视节目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任务,在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笔者通过广播电视惠民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督导验收、走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用户等一系列调研活动,发现甘肃省各级台站发挥作用明显,但台站运行服务也面临新的困境,建议从拓展覆盖体系、范围,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人才保障、创建“双优台站”等方面着手改进。

一、背景和现状


甘肃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事业空前发展,台站建设从无到有,发射功率从小到大,无线传输从单一的短波广播传输,发展到调频广播传输,成为当时最快捷、最生动的新闻及文化传播媒体,从万人空巷听评书场景,到家喻户晓的《霍元甲》《渴望》,都是广播电视无线传输台站做出的“贡献”。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输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无线传输,迅速演进到无线、有线、卫星协同传输多种模式并存,进而形成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体系的新传输格局,但其中无线传输依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仍然是广电事业发展的“筋骨血脉”。 截至2023年年底,甘肃省现有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477座,其中,省属骨干台站35座,各市(州)和县(市、区)属骨干台站89座、乡镇补点台站353座。

二、台站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各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台站基础设施历经修缮,台容台貌明显改善,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维系统不断完善,台站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运行活力得到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无线传输事业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改善台站基础设施,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2015—2019年,甘肃省多方筹措资金2.4亿元对全省111个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该项目通过修缮业务技术用房、完善安防监控、供水、供电、防雷改造、维修场地道路等多种方式,使台容台貌焕然一新,促使台站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运行活力得到全面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增强了职工的使命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广大身处边远山区的台站职工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施无线数字化覆盖,构建新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为深入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构建一个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938亿元,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改造完善93个大功率骨干台站,新建353个小功率补点发射站,实现了覆盖区域内群众免费收看收听中央12套,省、市、县3套标清电视节目,12套数字音频广播节目。该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广播电视模拟技术向固态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


(三)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台站发展的需求,智慧监管运维成为必然趋势。2018—2021年,经过甘肃省各级广电部门的不懈努力,各级骨干台站和补点台站全部实现了智慧监管运维。通过运维数据采集汇聚,对发射台的节目播出、发射设备、信号链路、动力环境、智能预警等各项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存储,实现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的高效监测和管理,全面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确保发射台站的正常运行和广播电视节目的稳定传输。

三、台站面临的新问题

(一)广播电视受众锐减。广播电视曾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来源,但随着新兴媒介形态不断出现,受众纷纷将眼球从“大屏”转移到了“小屏”,获取信息也更加高效、便捷、广泛,广播电视运行机制的弊端逐步凸显,极大影响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同时又制约了自身短板对受众反馈的响应,电视机逐渐成为部分家庭的装饰品,广播受众也仅剩老年、出租车司机等群体。

(二)信号传输功能欠佳。为满足广播电视无线传播多补点、广覆盖的特性要求,甘肃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绝大多数地处城镇郊区、边远和高山地区。近十多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建设加快,原来的城郊地区也变成了城区或纳入工业园区,这对部分无线发射台站信号传输产生极大影响。例如,庆阳市合水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四周基本被高楼阻挡,由于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送都属于视距传播,因此,信号发送、接收效果欠佳,省属中波台信号覆盖地网也时有损坏现象,空中各种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也是影响广播电视信号发送的原因之一。

(三)宣传质效有待提升。经调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2018年年底建成,但行业外对该工程了解得不够充分,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端等媒介对该工程特色、优势、发展前景等方面宣传不多,广大受众很难掌握采用什么方法、以何种方式收听收看中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涉及的广播电视节目,真正受惠于该工程的受众有限。


(四)综合业务素养薄弱。据了解,多数台站技术骨干毕业于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业务相对娴熟,但一大批人员在今后几年内陆续开始退休,技术人才梯队面临断层。2016年以来,各台站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形式,召进一批学历高、综合素质高的新生力量,虽然各台站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以老带新”,增强技术演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新晋人员业务水平,但由于这批人员缺乏对广播电视专业系统性学习教育,对广电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理论、新技术更新不足,业务创新能力亟需加强。

(五)台站文化建设缺位。经调查,部分台站不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文化氛围不浓,部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意识不强,加之个别干部职工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得不到满足,遂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态度,个别职工认为只要上班期间不停播,就是完成了工作任务,检修工作、设备故障有骨干处理,便事不关己、得过且过,受上述不良思想倾向冲击,台站健康发展存在较大阻碍。

四、台站发展对策与建议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在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新的问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台站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辉煌的事业成就。

(一)拓展覆盖体系。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是国家“十三五”时期开始实施的重点惠民工程,按照应急广播“须有两种以上传输覆盖方式,且一路为广电无线传输方式”的要求,到2025年年底甘肃省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将全面建成,建成后的县级平台和计划建设的省、市平台与无线发射台站承担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中短波广播对接,使应急广播信号覆盖网成为两种以上覆盖模式,确保了应急广播体系的可靠性、安全性,台站不仅提供广播电视信号,还能提供应急广播信号,无线发射台站覆盖体系进一步得到拓展。

(二)扩大覆盖范围。近期,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广电猎酷平台”发布了“2024年中国广电视听十大科技展望”,其中,广电总局各大研究院、中国广电经过一年多在多个地区多种场景的应用验证,以5G NR广播和基于广播电视大塔的5G广播电视为代表的5G广播技术,已经逐渐展现出其技术优势,成为构建新型广电网络的有效手段。2024年,5G广播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率先进行预应用,这将为实现广播电视“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实现省、市(州)、县(市、区)全域广播覆盖,触及人群。5G广播的落地应用将推动新一代无线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便捷的视听体验。

(三)提升覆盖效果。为加强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正常播出、发射和传输,维护公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权益,依据《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建议对广播电视发射台周边拟阻挡或遮挡发送信号的建筑物、障碍物提前进行摸底调查,提前做好规划设计。基于城区发展因素考虑,建议重新选址搬迁至郊外开阔地带,以此提升广播电视覆盖效果。

(四)强化项目宣传。加大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宣传工作,建议在中央已播出各大电视频道、各省市主频道界面可附加滚动字幕,在中央、省级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演示采用何种设备、何种方法收听收看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节目。

(五)加强人才保障。为了保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亟需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一是加强人才选拔和培训。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通过定期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具备适应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制度、优先晋升机会,激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是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人才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六)创建“双优台站”。按照广播电视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水平、业务素质,加强台站精神文化建设,创建党建优、业务优的“双优台站”,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对创建“双优台站”活动中积极参与、踏实肯干、创新争优的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彰,作为职务、职称晋升依据,更好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推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运行。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