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标及思路
接入网建设应根据市场业务发展目标设定网络建设目标,确保接入网络资源与市场业务发展的有效匹配,统筹兼顾投资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降低接入网工程造价,提高光纤端口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对市场前端的支撑响应速度。接入网建设应依据市场需求,按照优先等级顺序,安排项目投资和建设,满足市场业务发展需求,保障投资回报效益。接入网建设应根据业务需求、市场竞争、基础资源、政策环境、用户分布、经济水平等因素,分场景、多手段进行光纤覆盖建设,合理保持不同接入方式下光纤端口的资源利用率水平,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提高OLT端口、分光器端口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接入网工程造价。
接入网的建设主要采用PON、CMC等技术,灵活使用FTTH、FTTB等接入方式。
2 建设改造方案
根据场景将住宅分为新建网络、改造网络、升级网络三类分别进行研究。
新建网络主要为新建成小区,无现成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网络为建筑已有有线电视网络(HFC、CMC、EoC等),网络建成时间较长,目前电缆系统维修量较大,电缆网整体质量较低并可以进行入户线更换;升级网络为建筑已有有线电视网络,电缆网络整体质量尚可或入户线更换难度较大。
新建网络及改造网络采用FTTH薄覆盖模式,升级网络采用FTTB模式进行覆盖。
2.1 FTTH模式技术要求
FTTH方式采用PON技术。FTTH接入机房应考虑“大容量、少局所”的建网原则,逐步推进集中设置。接入机房选取按照集中模式考虑,应考虑OLT连片覆盖效应。根据OLT设备节点的网络部署位置、PON光链路损耗预算,在城市地区原则上OLT的覆盖范围应控制在5km之内。低密度区域(如郊区/乡镇)原则上可以适当扩大至10km。
FTTH网络主干光缆宜敷设至拟覆盖区域中心地带,有条件可采用光交接箱成端,主干光缆芯数应按照覆盖户数进行配置。根据区域规模及未来业务发展,按照覆盖户数计算主干光缆芯数,同时考虑为满足高带宽业务的开展,分光器可能降比、拆分,应预留纤芯。
FTTH网络光分路器统一采用两级分光,总分光比宜采用1:64,根据终端用户分布选择1:4+1:16/1:8+1:8/1:2+1:32。根据建筑结构,10层以下建筑原则上每单元设置不超过2对光分路器,10层以上原则上不超过3对光分路器。每层住户少于4户的,楼道分光箱/分纤盒应布放至覆盖楼层中部;每层住户大于等于4户少于16户的,楼道分光箱/分纤盒应布放至楼层中部,上下总覆盖区域不应超过5层;每层住户多于或等于16户的,应每楼层部署楼道分光箱/分纤盒。对于平房地区,应保证引入光缆不超过150m。
2.2 FTTB模式技术要求
FTTB模式具体技术选择可采用CMC设备、RPD设备或HINOC等分布式接入技术。本文重点研究CMC设备的FTTB模式。FTTB模式具体采用PON+CMC方式,系统总分光比宜采用1:16,根据终端用户分布可以选择一级分光1:16或两级分光1:2+1:8。系统局端设备具有4个高电平输出端口(数字电平108dBuV@1GHz@32频点@256QAM),可以选取接入临近最大4个主分配器,结合现有电缆分配网络,每台分布式CMTS覆盖高层住宅楼同一单元的两台放大器,或低层住宅楼多个单元的相邻放大器。
2.3 场景及模式
根据建筑的不同特点将各场景进行细分,不同的场景条件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每个场景的主要特点为:低层住宅为6层以下,每单元户数较少,多为4户以下。高层建筑特点为6层以上,每单元户数较多。高级住宅特点为面积在140㎡以上,户内端数需求较多。平房/农村多为1-2层建筑,居住较为分散。
3 工程实例
3.1 FTTH工程实例
某小区为新建小区,共2栋楼,每栋楼8个单元,每层3~4户,共554户。采用FTTH光纤入户方式接入有线电视系统,小区内设置接入机房1个,OLT及1550nm光发射机放置在接入机房内。
小区内ODN系统采用1/8+1/8两级分光模式。一级光分路器放置在小区内机房,共12个,其中1550nm系统6个,PON系统6个。二级光分路器放置在楼道内竖井。楼道光分纤箱安装二级光分路器共43对,每对二级光分路器覆盖9~15户。
根据用户分布情况,二级分光器分别放置在1号楼1单元的2层、6层和11层;2单元和3单元的2层、7层和12层;4单元和5单元的2层和6层;6单元和7单元的1层、4层、9层和14层;8单元的1层、3层、7层、11层和15层。2号楼1单元的1层、5层和9层;2~6单元的4层和9层;7单元和8单元的4层和8层,二级分光器放置在覆盖用户的中间楼层。
此小区如按照满覆盖设计,需要一级分光器12对,二级分光器92对,按本设计方案需要一级分光器6对,二级分光器43对,减少一半的设备数量。根据业务发展,如二级分光器覆盖用户入网数量大于8户,可就近使用其他二级分光器覆盖,或增加二级分光器。此小区现已入住约半年,据统计入网率在15%左右,同小区一期目前已入住三年,入网率在30%左右,此小区设计方案完全可以在满足目前业务需求下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并且具备业务发展的扩容能力。
3.2 FTTB设计实例
某小区为已建小区,共5栋楼,每栋楼2~4个单元,共1375户,因入户电缆更换难度较大,因此采用FTTB方式进行网络改造。楼内每单元设置分布式CMTS局端(CMC)设备1台,覆盖52~168户,共计11台。
此小区根据目前情况选择FTTB模式(CMC)进行改造,将光缆延伸至原有系统放大器的位置,满足了现有用户需求。未来电缆网老化,故障率增加后可考虑利用现有光缆干线网布放FTTH系统,将高带宽需求用户切入FTTH网络,将FTTB网络局端设备作为FTTH网络终端之一,同时纳入FTTH系统,根据网络情况逐步将FTTH系统替代FTTB网络,实现全光网络。
4 结束语
接入网的光纤化、IP化建设改造是当前广电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FTTH技术作为接入网络的主流技术,有着大带宽、多业务接入能力,但具体到广电行业也有着相对较高的建设成本。本文根据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来进行改造建设,既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也能有效提高投资的精准率和有效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了向全光网络演进的可能性,希望能给广电行业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