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专栏 广电大讲堂 正文
【观察】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精品创作生产
发布时间:2021-01-21 07:47:59 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 【 字号:

导读

1月6日至7日,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代表广电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广播电视工作。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召开的首个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为全国广电行业实现关键时期新跨越吹响了集结号,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广电智库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系列观察,今天推出第七篇。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在工作报告中对广播电视工作作出部署,高质量内容创作生产被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聂辰席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创作生产的规划力、引导力、组织力,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文艺作品。紧密围绕广电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电视剧行业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坚定政治方向,创新精品创作生产机制,推出更多标杆性精品力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 2020年电视剧创作生产与管理成绩显著


2020年,电视剧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奋力推进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一是广电行业圆满完成主题主线电视剧创作生产和播出工作。2020年,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广电总局组织全国广电行业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陆续推出《外交风云》《可爱的中国》《彭德怀元帅》《功勋》《光荣与梦想》《理想照耀中国》等优秀作品。其中,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剧目《跨过鸭绿江》高热开播,前七集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086%。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电视剧行业积极响应,主动拓宽主旋律题材创作视野,《石头开花》《花繁叶茂》《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等扶贫剧用心用情用功书写脱贫攻坚时代进程与伟大成就。其中,《石头开花》在江苏卫视等黄金时段首播,在北京卫视等卫视重播,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为1.320%,全剧综合收视率达17.576%。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广电总局指导行业推出《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等一批抗疫题材电视剧,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其中,《在一起》在东方卫视等4家卫视首播后,在湖北卫视等11家卫视重播11次,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2.531%,全剧综合收视率达到28.520%。《大江大河2》《装台》等现实题材剧平常中见真情、朴实中见力量,取得了市场和口碑双丰收的优异成绩,其中《装台》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的收视率达到1.963%。


二是保障群众居家抗疫期间电视剧收看权益,为凝心聚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积极作用。疫情期间,广电行业通过鼓励抗疫影视剧制作、捐赠播出版权、优化栏目播出编排、开放免费点播等方式增加优质电视剧内容供给,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居家文化生活,抚慰人心,增强信心。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全年各月电视收视用户每日户均收视时长较2019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平均每天每个电视用户观看62.4分钟的电视剧,覆盖了85.061%的电视收视用户,表明电视剧依然是大众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特有的方式陪伴百姓共克时艰。


三是下大力气强化电视剧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针对注水剧、老剧翻拍、高价片酬等影响电视剧精品创作的行业痛点,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反复研究,加快推进建章立制工作,陆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电视剧精品生产创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强源头引导,完善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反对内容注水,规范集数长度;做好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情况报备工作;加强选题规划、创作引导、跟踪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电视剧行业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如,精品电视剧供给短板犹存,作品内容仍存在模式化和类型化现象,不能有效满足观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恶意竞争、阴阳合同等不良现象有待精准化治理,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二 电视剧精品创作讲政治、明导向、重质量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把握新部署和新要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电视剧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理解电视剧的政治属性、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刻理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机结合的内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切实履行好新时代电视剧的政治责任和文化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铸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要在新时代史诗般的伟大实践中,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中华民族悠远厚重、历久弥新的精神谱系,丰富作品的精神内涵。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都是文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国的电视剧行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人民呼声、满足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是行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进入新发展阶段,电视剧创作要进一步增强群众意识和人民情怀,要着力表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着深厚感情塑造好人民群众的形象,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劳动创造中提炼主题、拼搏奉献中汲取情感。同时,要牢记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人民群众的口碑就是奖杯、丰碑,电视剧作品要经得起人民评价和时代检验。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创作目标,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电视剧既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既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也要尊重和遵循艺术规律,作到走近大众、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蓝天上的阳光、春季的清风”来形容优秀的文艺作品所达到的“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效果,同样,电视剧创作法无定法,无论是“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还是“小轩窗,正梳妆”,都可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要认识到崇高与优美都是美的不同形态,一切正能量的作品都是主旋律,要防止为了追求“高大上”而生硬空洞刻板地说教,要通过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人物和真实生动的故事,“润物细无声”地展示思想的力量、理论的魅力、人民的创造和历史的伟业。



三 强引导、抓管控、重评价,以机制创新推动新时代精品创作


一是健全创作生产引导机制。要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超前规划、提前布局,主动出题、主动策划。采用“纵横坐标法”确立选题,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高屋建瓴找选题,从大事要事中紧跟时代找选题,从火热现实中深入生活找选题,从历史篇章中鉴往知来找选题,从开门问计中群策群力找选题。广电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精准的政策杠杆调节和专项资金、资源配置倾斜等方式,加强对精品创作的引导;要选优配强创作班底和制作力量,邀请有关专家深度参与重点项目;要加强对主创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养、历史素养、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


二是健全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要从剧本选题、备案公示、拍摄制作、内容审查、播出调控等各个环节增强管控实效。加强剧本评估,提升剧本的整体品质;主创团队应深入生活,全面了解表现对象,真实反映其工作生活和思想情感状态;拍摄过程中加强细节把关和打磨,服装、化妆、道具、置景、音乐等做到真实还原、精益求精;还要强化电视剧内容审查管理,网上网下播出剧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切实从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控。


三是健全多维评价反馈机制。要加强专业评论评价对精品创作生产的积极指导作用。首先,健全电视剧多维评价体系,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应、市场认可等方面的指标统一起来。其次,优化评价主体,扩大评论员队伍,邀请网络上有影响力的评论员参与到评论工作中,建立动态调整的电视剧评论专家库。再次,积极利用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开展电视剧评价,用良好的市场回报为精品剧作的创作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要坚决整治通过商业手段刷流量、买热搜等炒作行为,加大对网络水军的打击力度,肃清不良的舆论导向。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索东汇 秦煦 于秀娟)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