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重要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完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监管职能,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监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2018年11月省局党组决定实施“甘肃省广播电视局监测监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可研报告一经评审通过,便得到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经过3年建设已于2021年11月全面完工,进入联调联试运行阶段。
一、超前设计,精心谋划部署
谋定而后动,方能事半功倍。一是高起点谋划。省局领导带队多次赴国家广电总局进行项目对接,委托总局规划院、设计院出具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遴选业界权威技术专家组成项目技术论证组,对立项、可研、规划、设计、招标、实施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反复论证、精益求精。二是大格局部署。确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测监管体系标准,坚持顶层设计、标准支撑、超前布局、便于升级的原则,建设开放、融合、共享、智慧、安全的新型智能监测平台,实现“一个融合、两个目标、三个接口、四项内容、五项技术”的总体目标,充分考虑设备兼容和后期扩容问题,具有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三是全功能设计。聚焦实现技术质量监测、节目内容监测和安全播出监测功能,部署了中波和调频广播监测、卫星广播电视监测、黑广播监测、DTMB/CDR监测、流媒体管理调度、广告监测、节目内容评议、应急广播监测、IPTV监测、两微一端监测、互联网视听(OTT)监测、互联网舆情监测、广电资源指挥调度等13个系统模块。
二、创新机制,务实高效推进
科学的建设机制是有序有效推动项目的重要保证。一是集体把关机制。省局成立由总工程师牵头,安全传输保障处、财务处、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安全播出指挥中心、无线传输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协调推进六人小组,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会诊研判集体把关,有效规避决策风险。二是例会调度机制。省局分管领导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协调推进各阶段重点任务落实。六人小组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例会,听取施工、监理、传输、使用单位工作汇报,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具体困难,靠实任务责任,建立工作专班,逐一督促落实,有效促进了问题解决和施工进度。三是思路引领机制。先后确立了“微波回传优先、中波全面监测、IPTV靠近城区、数据以县区为单位集中回传”的前端设备安放原则,“兰州集中、逐件对照、六人在场、三方签字”的设备验货方式和“试点探路、分组推进、重点督查、全面验收”的设备安装调试路径,在探寻问题解决路径中理清了项目建设思路。四是前端对接机制。省局专门下发通知,与市州局反复沟通,严格依照前端设备安放原则确定了93个前端设备安放点的具体位置,明确了市州局和前端设备安放单位的工作责任,确保安装调试工作有人对接、专人负责。五是集中验货机制。针对设备安放地分布全省、分散验货严重耽误工期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组织项目建设六人小组成员、相关技术人员及项目监理方代表在兰州对中心设备和全省93个前端监测设备进行集中验货,清点设备数量,核对设备型号,逐个开箱查验,验货合格后随即发往全省各地前端。
三、实地调研,试点培训并举
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培训技术人才。一是实地调研试点。围绕平台前端设备安放选址是否符合安装规范要求,监测数据采集是否完整,传输链路是否畅通等问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白银市8个新老监测点开展前端监测设备安装调试试点工作。期间还采取会议座谈、实地查看、实际操作、现场答疑等方式对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达到了会讲解原理、会连接线路、会操作使用、会排除一般性故障的目的。二是举行技术培训。邀请厂家技术人员采取讲座授课、平台演示、实际操作、现场答疑等方式对省局监测中心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使大家对监测监管平台的原理构造、功能功效和操作使用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和初步掌握,为调研试点、安装调试做了充分准备。试运行结束后,省局将组织安排全省14个市州93个台站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系统培训,达到熟练使用和维护系统设备的目的。三是合力攻坚解难。坚持问题导向,与省局微波传输中心就平台建设中微波链路的使用进行沟通对接,积极合力攻坚、现场拟定方案、共同破解难题。同时协调中标企业联合开展链路难题攻关,全力推进了回传链路相关工作,中心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倒排工期,任务责任到人
针对合同签订到竣工验收仅有短短6个月时间的实际开展工作。一是倒排工期落实。及时确定项目推进总调度,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对照各重要时间节点任务倒排工期,列出工程推进时间表,做到任务到天、责任到人,“5+2”“白+黑”,全面打响工程推进“攻坚战”。二是划片分组跟进。根据链路通达情况,协调厂家向河西、陇东、中南三个方向同时派出八组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安装。最大限度抽调6名技术人员分别对应3个方向14个市州93个监测点,适时做好前端监测效果收测反馈及故障维修排除工作。三是克服疫情影响。10月19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整个兰州按下了暂停键,单位实施错峰上班,外来人员严禁入内。此时正值项目平台交工初验前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督促厂家技术人员在住所开辟数据端口,居家远程进行系统模块的加载调试,最大程度减少了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四是交付逐人把关。13个系统模块开始交付后,根据每个模块技术性能特点,指定专人逐一对照标书功能进行审核把关,列出问题清单,及时予以反馈。同时吸收原有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优点,提出个性化需求,对新系统进行修改完善,达到了优化功能、升级平台的目的。
五、准备验收,完成后续工作
联调联试三个月后,项目将进入最终验收。一是督促问题整改。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是联调联试阶段的主要任务,针对部分调频、中波前端设备收测效果不好的问题,采取“厂家技术人员+中心技术人员”联合组队方式深入前端监测一线,通过检查设备、调换天线、收测场强、配制网络等进行问题研判,能现场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跟踪解决,切实提高整改效率。二是对接三方验收。积极对接验收单位,确定了“先抽测前端设备、后完成中心测试”的验收步骤,对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以“立足解决问题,注重检测实效”为原则,结合验收单位人员设备有限的实际,抽检14个市州监测点+14个县区监测点,待疫情解除后分东西方向两组人员进行验收,同步推进解决问题。同时采取远程监测方式对13个系统模块进行全面测试验收。三是进行等保测评。竞聘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对平台防火墙、IPS、漏洞扫描、Web应用防护、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网页防簒改、上网行为管理、负载均衡、堡垒机等进行实时测试,完成项目的二级等保测评,确保系统平台网络安全。四是整理项目资料。项目启动伊始,就高度重视项目各环节的资料收集工作,注重痕迹管理,不仅工程资料按规范要求收集整理齐全,而且每一次调度、推动、研判、决策都留有文字、照片、视频记录,力求项目资料体现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的精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