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告》(广电蓝皮书)即将出版发行。书中“发展亮点报告”由原中央三台相关领导、总局直属单位及各省局主要负责人署名撰稿,展示2017年度各单位和各省(区、市)广电发展亮点。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提前发布各省(区、市)广电发展亮点报告,供参考。
2017年,贵州省广播影视系统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主题主线,坚持走改革创新、融合转型发展路子,精准推进各项工作,广电事业产业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贵州广电成立了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制定印发《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加强广播电视制播能力建设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有效增强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和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监督范围,有力地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得以落地落实。
二、突出主题主线,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氛围营造和播出保障工作
贵州省广电系统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安全播出这场硬仗,以“零事故”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十九大安全播出任务。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实施,推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组合式报道,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十九大期间,贵州广播电视台在央视发片质量居全国之首。
三、聚焦惠民工程建设,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2017年重点实施了“广电云”户户用工程。自2016年启动工程建设以来,全省共投入资金33.74亿元,新建通村入户光纤23.75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广电有线网络全覆盖,全省有线广电用户达628万户,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达800多个。与12家省直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单位和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信息、网络和终端功能服务,搭建起了一条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有力助推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服务均等化。
四、紧扣精品创作生产,着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与法国合作拍摄并在法国播出的纪录片《走进贵州苗寨》被总局列为首个创新广播影视国家传播典型案例。大型人文旅游节目《我在贵州等你》、纪实节目《你好,再见》获评总局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策划推动拍摄《文朝荣》《极度危机》《云上绣娘》《大三线》《蹉跎岁月》等影视剧,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配乐诗朗诵《决战贫困》获评总局“影响中国传媒”创新栏目荣誉奖。
五、聚焦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切实推动广电企业改革完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贵州省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维护管理办法》以贵州省政府令印发实施。制定印发《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项目,列为《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产业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贵州省广播影视综合监测监管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广电业务的可管可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行业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成功发布,为贵州省广电行业加快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演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贵州广电把加强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落实、考核,严格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形成党组、党组成员、党支部、党员干部多层次互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局党组、党支部、局班子、党员分层级确定了“四个十条”任务清单,确保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任务落地落实。逐级签订责任书,组织开展警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的思想意识。
本文作者系贵州局局长 朱新武
(责任编辑 王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