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前沿关注 正文
市级台如何创作出高水平文献纪录片:
以“四力”为支点,邯郸台“从太行到八闽”讲好长江支队的党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10 09:32:45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原创 黄田园 【 字号:

导读:

央视纪录频道刚刚热播的文献纪录片《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南下干部的历史。这支4000多人的队伍按照党中央部署,从邯郸西部、太行深处的武安出发,紧跟人民解放战争向南推进的步伐,在炮火硝烟中南下六千里,历时4个月来到福建并接管大部分地区,从此扎根八闽大地,挥洒下一代人的热血与青春。该片不仅在长江支队老同志和后代中引起强烈共鸣,还得到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等专家好评。邯郸广播电视台作为该片的主创单位,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为创作支点,精心选题、扎实调研,用 2年时间从太行七下八闽潜心拍摄,为市级台如何拍好文献纪录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精心选题:挖掘红色资源 聚焦重要节点

邯郸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1921年,邯郸就有了第一位共产党员。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的诞生地。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核心区。解放战争时期,是挺进中原,解放全中国的大后方。

邯郸市委市政府把弘扬红色文化、保护红色资源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擦亮红色文化品牌?邯郸台作为广电主流媒体,主动挑起抢救珍贵记忆、弘扬红色故事的重担,2016年专门组建了纪录片工作室,在2018年成功推出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并登陆央视科教频道后,把新的选题焦点放在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这两大重要节点上。

通过史料挖掘,1949年春天 4000多名南下干部从邯郸出发、到福建扎根奋斗这段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浮出水面,邯郸台决定创作文献纪录片《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该片旨在填补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史、我党组织史上关于南下干部研究的一项空白,展示一大批从北方到南方、听党话跟党走、忠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党员干部英雄群像。选题得到了河北省委宣传部、邯郸市委的肯定,在河北省广播电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很快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立项。立项后,该片获得省市两级资金支持。邯郸市委宣传部从选题、立项、拍摄到审片进行了逐项专题调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整个创作过程予以配合。

扎实调研:让亲历者来讲述 随后辈们去寻访

立了项,就要拍。但要拍好,谈何容易。当年长江支队的干部至今健在的不足300人,年龄在90岁左右,大部分生活在福建,还有一些分散在全国各地。要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南下干部的珍贵历史已刻不容缓,但手头掌握的史料很不系统,必须从头收集调研。

邯郸台全力支持主创团队的调研工作。摄制组南下福建,对健在的老同志进行抢救性采访,拍摄了大量口述历史资料。2019年元旦前夕,摄制组扛上摄像机,拎起灯光、录音器材先后赶赴福州、泉州、漳州、宁德、厦门等地,在当地长江支队研究会的协助下,展开对长江支队老干部的紧急寻访。几天时间里,除去赶路,摄制组集中拍摄了王国材、吕居永、乔健、周玉堂、段英力、王昭璇等10余位耄耋老人以及多位老干部后代的口述资料。

通过前期史料研究与扎实的调研采访,主创团队调整完善创作思路,最后确定了“让一代亲历者来讲述、随二代后辈们去寻访”的方式,挖掘呈现长江支队的历史。主创团队在调研中发现,长江支队的下一代对当年父辈为什么来到福建、如何来到这里、做了哪些工作知之甚少,却非常希望了解,渴望寻根溯源。于是团队摒弃了之前“历史影像资料+解说”的宏大叙事方式,采用回忆+寻访的呈现方式。寻访的过程是揭秘的过程、体味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更是揭开思念的过程。

通过调研,主创团队还挖掘出许多动人真切的个体故事。长江支队五大队的张振业同志牺牲在南下的路上,时年21岁。70年过去了,福建长江支队研究会只知道他是河北曲周人,其他情况一概不知。主创团队赴曲周县民政局、档案馆认真查找,反复打听,终于找到张振业71岁的儿子张好英、90多岁的哥嫂。在2019年中秋节前一天,摄制组跟踪拍摄了张好英抵达福建、追寻父亲足迹的内容,在长江支队漳州纪念园的纪念墙前,老人找了三遍才发现父亲名字、不禁嚎啕痛哭的画面,令人动容。

倾心摄制:从太行七下八闽 成就精品力作

从2018年底首赴福建开始,主创团队马不停蹄,与时间赛跑,搜集资料、撰写脚本、请专家把脉修改、实地拍摄,600多天里七下福建、三进山西、九上北京,行程3万余公里,采访了健在的长江支队一代老同志和他们的亲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以及多位党史权威专家。为拍摄好一位长江支队老同志,曾三进家门三次拜访;为讲好一个寻访父辈的故事,曾包车从浙江、江苏、河南一路拍摄到河北。3万多公里的摄制路,处处留下了主创人员的足迹与汗水。

拍摄工期集中在了2019年七八月份,正赶上福建最闷热的季节,时间紧、任务重、外采多,摄制组顶烈日、冒酷暑、忍着蚊虫叮咬,大家没有一声怨言。在整个创作阶段,主创团队没有节假日休息的概念,关键时刻能打硬仗。2019年清明节前夕,摄制组取消放假调整的计划,奔赴福建省东山县拍摄当地“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群众自发祭拜长江支队干部谷文昌的真实影像。经过一次次打磨,作品日见圆润,专家们认为本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准,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干部工作历史研究的空白,最为突出的是亲历者的讲述与后代的寻访饱含感情,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邯郸台积极挖掘本地红色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作为主创先后制作并在央视播出了电视剧《太行山上》、文献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等一系列精品力作,在讲好“初心”故事的同时,在国家级平台上宣传了城市形象,充分体现了市级广电主流媒体的作用与功能。邯郸台计划将进一步加大创作力度,在“十四五”期间再倾力打造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广播剧、微纪录片及其他网络视听产品,继续宣传邯郸红色历史文化,为建党百年献礼。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