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广播电视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和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深耕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重大现实等题材创作生产,在电视剧、纪录片、网络视听等方面推出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广播作品创作成效显著。广播专题《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文艺作品《我心敦煌 挚爱之疆》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剧《青春敦煌》《陇原星火 胡廷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广播少儿节目《新时代好少年》等入选全国优秀广播少儿节目扶持名录。
电视剧发展势头良好。讲述我省脱贫攻坚故事、全程在张掖丹霞5A景区取景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播出后对促进张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陇原英雄传》播出后,带动陇东地区红色旅游热度持续不减,2020年湖北疫情期间,甘肃表是文化传播集团将该剧版权赠送给湖北省内电视台,受到广电总局表扬。重点题材《红果果 金担担》正在协调宣发,《英雄的旗帜》进入后期制作,《我心归处》入选广电总局重大主题创作“十四五”规划。反映铁人精神、南梁精神、井冈山精神、莫高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的《铁人王进喜》《红星耀西北》《唤起工农千百万》《风吹过时光》《又是一年花开时》《战鹰》等主题电视剧选题正在全力推进。
纪录片大省建设积极推进。全省现有制作机构430多家,年均生产纪录片100余部,近10年来,在央视播出60多部,有31部获广电总局季度优秀、8部获年度优秀、2部获星光奖、1部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新时代的我们》《南梁星火》《青春丰碑》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目录。纪录片“走出去”成效初显,《河西走廊》实现海外销售发行并取得良好收益,《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扁都口》《阴平古道》《八坊十三巷》《敦煌乐器》等陆续在东南亚、中东欧国家多家电视台播出。作品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河西走廊》《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敦煌乐器》《中国石窟走廊》《石窟中国》《梦幻凉州》等,体现红色精神的《决战兰州》《西北孔道》《英雄团长王学礼》等,展示自然风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静静的湿地》《大美肃北》《青绿甘南》等,反映现实的《金城兰州》《甘肃扶贫进行时》《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弹结合风云录》《放羊的画家》等。我省纪录片创作在国内处于第一方阵。
网络视听作品不断涌现。连续开展四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1400余部。《黑河鸟鸣》等200余部获省级表彰奖励,《不少一只羊》《朦之光》《西北花儿王朱仲禄》《风吹薪火传》《我与少年的你》《嘉峪关下的钢铁雄狮》等作品获广电总局表彰奖励,《荒漠游侠》《沙蟒围城》等多部网络电影在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平台热播。近日,广电总局公布2023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推选结果,我省高台融媒体中心《黑鹳的春天》、敦煌研究院《敦煌岁时节令》两部网络纪录片、兰州美意天辰广告公司的网络微电影《你好莫高》、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兰州大学《一碗牛肉面的时间》两部短视频、甘肃省司法厅公益广告《彩礼记》等6部作品入围。
动画片实现“零”突破。《灵草小战士(第一季)》在央视等多平台播出,并与南亚国家电视台达成播出意向,正在加紧译制,填补了我省空白。原创网络视听动画节目《敦煌仙子和她的朋友们》入围广电总局100部优秀节目。《金小杨大战风沙怪第一集金小杨出世》已完成成片审查,取得发行许可。
公益广告精品迭出。组织开展了全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项目评选、展映展播和推优活动,累计表彰扶持优秀作品和组织单位279个。2018年以来,全省共荣获17项广电总局公益广告扶持项目奖励,省广电局四次获得优秀组织机构奖项,是西北五省唯一连续四年获此荣誉的省份。《文化自信 丝路花雨篇》《我家住在解放路》等多个作品入选并上线“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展播。省广电局组织策划的电视公益广告精品项目《文化自信·敦煌篇》系列公益广告获得广电总局两项扶持项目,并入围第二届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年度类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