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我们在行动》项目组、河北省广播电视局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城子镇八顷村工作队、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栏目、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广电总局公共服务司绩效管理处等广电单位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在脱贫攻坚历史伟业中,全国广电机构担当使命发挥优势,积极参加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这六家单位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湖南台作为唯一的台获奖,他们的创新经验是什么?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湖南台以“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政治责任感,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其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可提炼为“1+3+N”:以宣传为核心,以“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一县一品”公益广告创制活动和“芒果扶贫云超市”电商平台三大重点扶贫项目为支撑,协同推进新闻扶贫、广告扶贫、电商扶贫、公益扶贫、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多种扶贫方式系统相互衔接,将媒体扶贫实践从舆论宣传延展到品牌赋能和资源引聚,直接带动贫困地区全域特色旅游、农副产品市场开发、乡村文化建设、观念转变和乡村振兴。
这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八年的“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打造出八个“品牌村落”,大多地区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近40%,助力当地顺利脱贫摘帽。“一县一品”公益广告为20个贫困地区塑造县域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品牌,广告播出后,各县特色农产品销量两年间年均增长84.5%,销售价格年均增长率23.2%,约75%的县域特色农产品销售范围向全国乃至国外扩展,超过100万湖南农户精准受惠。2020年3月芒果扶贫云超市着力打造扶贫电商品牌,上线4个多月就带动全省28个县市(区)通过各类渠道销售农副产品超过24亿元,完成电商直播17090场,累计培训直播带货“新农人”25.5万人次。
湖南台的精准扶贫行动极大拓展了广电扶贫的边界和模式,产生了“种下一颗树、收获一片林”的效果,其经验做法主要有四点。
一、响鼓重锤,尽锐参战
围绕精准扶贫,湖南台集中优势资源系统化投入,重点扶贫项目做到全集团参与、全品类覆盖、全媒体运作、全终端渗透。
在力量配备上,选优配强,不断扩充扶贫队伍,各部门联合作战,成立内容+渠道+产品的专班团队,覆盖宣传创作、品牌建设、销售培训全链条。
在内容呈现上,充分发挥创作优势,把脱贫攻坚宣传融入纪录片、影视剧、歌舞剧、综艺节目、公益短片等各方面,增强宣传实效。
在媒资投入上,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一体两翼”双核驱动,统筹线上线下,构建由广播电视+芒果系自主新媒体平台+两微一抖等官方账号组成的立体传播矩阵,形成脱贫攻坚宣传的全终端无缝覆盖。
近年来,湖南台共创制脱贫攻坚专题新闻类节目120余档,公益广告数百条,专题文艺节目、影视剧等20余档,纪录片30余部,开展各类线下活动20余项,为精准扶贫提供多维度多层次宣传支撑。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湖南台重磅推出的“脱贫攻坚三部曲”——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电视版、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集结全台优质资源,以潇湘脱贫历程为重点,记录下中国实现脱贫的时代壮举,触达了主题宣传的崭新高度。
二、构建平台,系统集成
围绕精准扶贫,湖南台集中优势资源系统化投入,重点扶贫项目做到全集团参与、全品类覆盖、全媒体运作、全终端渗透。
湖南台充分发挥湖南卫视和芒果TV这两大“金字招牌”的影响力,构建整合全台资源一体扶贫的格局,形成平台优势和扶贫效果相互促进效果。
构建宣传推广平台,强化引领动员。湖南台统筹全台宣传资源,各节目各产品之间深度联动、同步宣发,通过图文、音频、视频加持和新媒体传播,形成浩大声势。
构建资源聚合平台,整合各方力量。借力整个“芒果”生态,扶贫活动覆盖宣传、科技、数字、金融等多个方面。除新闻扶贫、广告扶贫和电商扶贫,还协同实施以全媒体全品类内容产品融入脱贫攻坚主题的节目扶贫、以“芒果V基金”为基础的公益扶贫、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等。多种扶贫活动虚实兼顾,省内外兼顾,短期长期兼顾,自身扶贫和引导社会扶贫兼顾,确保精准有效。
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培育产业扶贫带动力量。湖南台将扶贫工作打造成一个个产品项目,推产品、打品牌,通过宣传推广,搭建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外界的产销对接通道,让特色农产品全网热销。
三、以点带面,层层拓展
湖南台从集中宣传、打造品牌、营造热点、电商带货等不同角度发力,让扶贫项目由经济效益产出,向思想转变、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衍生效应扩展提升,形成以重点项目为圆心,影响范围不断递进、层层扩散的“涟漪”效果,显著提升了精准扶贫整体绩效。
由媒体扶贫向产业扶贫溢出。湖南台将信息宣传聚焦到品牌打造,以宣传推动农文旅融合。比如通过“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形成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山水田园风光为基础,以乡土美食、特色民宿、亲子娱乐等为内容的休闲度假精准脱贫产品体系;通过“一县一品”公益广告创制活动,打造集观光、采摘、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旅游观光精准脱贫产业链;通过芒果扶贫云超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等与周围贫困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园区+农户”“企业+农户”“工厂+农户”的精准脱贫模式。
由经济扶贫向精神文化扶贫溢出。扶贫项目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打响各地民俗文化品牌。当地群众的获得感、自信心显著增强,村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精神动力得以激活。
从点的扶贫向面的扶贫溢出。首先推动重点突破,将每一个直播点、扶贫点都打造为精准脱贫典型,树立脱贫攻坚的标杆、方向和信心。其次带动线面延伸,扶贫示范点在模式成熟后向周边地区推广扩散,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推动贫困地区加速脱贫摘帽。
四、协同接力,全盘联动
湖南台扶贫注重引导和组织社会资源,推动“接力跑”、催进“全盘动”,最大限度调动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响应、媒体助力、产业跟进的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让贫困户接力,增强内生动力。通过提供内容、运营、技术一揽子指导,发掘并培育贫困群众成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创作者和传播者,扶贫效果看得见、做得到、用得着,这种身边的脱贫模范具有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增强当地干部群众脱贫的信心动力和内在自觉。
让政府部门和企业接力,多部门协同发力精准扶贫。借助湖南台营造的扶贫话题热度、展示的乡村开发资源,让地方党委政府接力,加大扶贫资源投入,在文化扶贫、电商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方面加紧跟进行动,推动贫苦乡村文化旅游和项目建设持续加温。“接力跑”构建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把媒体扶贫“虚”的宣传转化为“实”的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播电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如何实现扶贫落地、产出更大实效是各单位扶贫工作的持久课题。广电精准扶贫的“湖南样本”,其精髓是强化四个效应:
一、强化响鼓效应,创新宣传模式
主流媒体要整合节目资源,把精准扶贫宣传做足、做好、做到位,重兵出击、尽锐参战,大力提升广电媒体宣传声量和成效,确保扶贫宣传看得到、传得开、有实效。
二、扩大平台效应,举媒体生态之力助推扶贫效能最大化
把广电宣传节目转变为帮扶平台,以平台塑品牌,以影响力促销售,增强广电电商平台公信力,打通从传播到销售的产业路径,推动广电扶贫品牌化、专业化升级。
三、催化涟漪效应,强化媒体精准扶贫溢出效果
充分发挥广电品牌优势,协同发力、系统集成,从“点”上切入、谋划“线”的突破、实现“面”拓展,依托主流媒体的传播覆盖力、平台整合力和品牌影响力,助推扶贫效果涟漪式向外延展。
四、做实接力效应,促进精准扶贫“接力跑”
充分发挥广电宣传优势,将外来帮扶转化为贫困家庭内生动力,营造一次次的传播事件,引导相关单位和企业加入到扶贫事业中来,形成脱贫攻坚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