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0年年末,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开播,该片从筹备到完成耗费了近5年时间,从表达逻辑到表达手法都带有独特的影像著史意识,从大脉络看大趋势,以大写意绘大走向,具有气势磅礴之象。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首集播出后收获“叫座又叫好”,不仅收视“一骑绝尘”,且在豆瓣等平台获得网友零差评、一众五星好评的纪录,其独特叙事和电影级别制作拓展了收视人群,获得80、90后等青年观众盛赞,被誉为是影像化的简明中国史,是“历史教科书”,甚至被评价为纪录片品质保障的“天花板担当”!
纪录片《中国》第一季记录的时间跨越了千年岁月,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穿越”到兼容并蓄的大唐盛世,完成了一场与横亘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深度对话。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以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发展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在“分、统、乱、治”的交替中形成的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展示了中国原生思想诞生、国家制度奠基、多民族与多文化融合、鼎盛之世到来的四个历史主题。在视听语言呈现方面,通过纪录片的再现美学还原呈现历史片段,以假定性的、舞台感的经典历史场面为切片,利用高速摄影技法传达出历史的庄严和典雅的主基调。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呈现出的几个亮点和创新点:
第一、以当代人的视角解读历史文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宏阔的时代背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此时追溯中国历史、梳理中华文化源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纪录片《中国》选择从当代人的视角解读历史文化,挖掘从春秋时期开始对当下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记录了在中国历史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中华民族崛起。
解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必须深入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源流和中国社会制度发展的变迁。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传承有序,举世闻名,而且在历史进程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纪录片《中国》展示了近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也让当代人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让中华历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新生命。
纪录片《中国》具备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基因,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的精品之作。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丰富思想和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深厚传统贯穿全片,这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并至今一直丰富滋养全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带来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其高品质的影视视听语言有助于跨越传播障碍,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展现中华民族真正能让世界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风貌,渗透出大国气象,有助于世界人民真正认识一个文化的中国、开放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和友好的中国,从而更好促进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建设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动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彰显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是新时代赋予中华文化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二、自带史诗元素,再现还原人物形象,致敬中国历史文化的标杆人物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着眼于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脉络与连贯性上找到关键点,挖掘各时期重要人物与事件,梳理出中华千年历史文化的走向。通片都是以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思想家、政治家的奋斗与逐梦为讲故事的呈现方式,以历史人物命运变迁展示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风貌,同时突出表达人物的经历心境。有别于传统历史纪录片在拍摄中把重点聚焦于特定朝代背景,这部纪录片对人物个体形象的关照和重点着墨,以及对历史切面的捕捉和细节把控成为该片的闪光点。
该片突破传统历史纪录片中常规客观冷静的叙事手法,没有采用“拍旧址遗迹、通过对话和采访追忆,专访相关人物或专家学者”或“把通史文字转换成视觉呈现,再配上文字、影像、声音等资料以及有关专家简单点评”的做法,而是采用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回溯中华文化渊源,讲述中国历史变迁、气象万千,再现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关键时期星辰人物的个人选择及高光时刻,让观众更具有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该片点燃历史积蓄千年的力量,展现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道路中找寻不朽思想传承的经历,展示中国悠久历史的碰撞、吸收、交汇、融合,开启了满载信仰与心血、希望与荣耀的寻根之旅,通片满屏迸发出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也增强了观众身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在讲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原生思想的孕育诞生时,重点描述老子的“道家”与孔子的“儒家”双星闪耀,勾勒出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图景,中国文化长久自信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塑造与成型。在讲述秦汉时期一个统一国家的形成壮大时,重点着墨秦始皇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开启和郡县制管理体系的创建,奠定了中国国家形态的根基。逐步确立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国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重点关注北魏孝文帝对北方民族融合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不同地区、族群、文化不断碰撞汇聚、彼此吸收交融,为中国注入新的强劲活力。在讲述隋唐时期历史积蓄力量的勃发、鼎盛绽放时,展现了历史中一场风度万千的文明盛宴。在第一季的影像著史中,标杆历史人物的再现栩栩如生,就如同片头展示的人物头像群像,孔子、老子、秦始皇、李斯、韩非、汉武帝、董仲舒、孝文帝、唐太宗等如历史星空中的群星闪耀,徐徐展现、历历在目。
第三、历史硬核内容的精美视听呈现,用电影化制作展现纪录片魅力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用影像著史,在视听语言呈现上独树一帜,通片在“视”与“听”两个方面实践着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呈现和美学追求,特别强调伟大人物及其典型场景,强调仪式感,是长视频精品路线的特别尝试。在结构叙事上没有采用纯线性结构架构篇章,而套用了从中间打开和人像展览式的戏剧化方式,将这幅历史画卷从春秋战国时期徐徐打开延展到盛唐时期。
催生闪现了中国人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的东方式灵感。画面追求假定性、写意感的风格,基于大量的中国画、油画审美,摄影、打光、中国画技法布景与环境气氛都呈现出油画感,展现出的每一帧都如诗如画。用假定性美学和象征手法的视觉化方式,表现仅仅存在于文字中的历史。把舞台摆在大自然、录音棚里,实景大景拍摄,采用假定回到某个历史时代,用摄像机去记录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人物表演象征意味十足,接近舞台剧风格,追求一种历史仪式感。
用最前沿视听技术充分挖掘历经千年风霜而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在镜头视觉效果设计上,采用8K高清晰度拍摄技术,对全片画面进行升格拍摄,流动的写意慢镜头凸显了情绪色彩,让历史长河的流动感跃然眼前,画面画质细腻精美达到电影大屏放映级别。通篇贯穿诚挚优美且具有“中国简史方式”的旁白解说词形式,讲述中华文明最核心历史文化和事件人物,具有强烈的信息、知识的输出性和下载感,达到观点和情感的共鸣,同时辅以饱满充沛的音乐等声音元素去强化叙事情绪。该片从前期到后期都采用了标准的电影工业化流程,以电影级别的标准建构了整片的视觉听觉创新创作担当,充分展示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