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在推进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广播电视台及各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融合传播思维,制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传播精准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助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
1、人性化报道贴近百姓,故事化讲述实现柔性传播
北京广播电视台及各区融媒体中心融媒产品注重使用符合互联网传播的年轻化网络语态,打破以往传统媒体宣传说教式的传播姿态,选用典型正面案例,使用平易近人的话语,展现平凡真实的人物形象,讲述北京70年来的社会变迁,实现柔性传播。通过精彩纷呈的北京故事展现了70年来不断发展、开放包容的新北京形象。生动鲜活的故事说服效果强,更容易引发受众共鸣,实现爱国情感的共享。人性化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提升舆论引导效果。
例如BTV卫视“壮丽70年,我们都知道”推出系列“探访”类短视频宣传片,邀请外国友人参观北京建筑、公园、文创产业集群等新北京发展的标志性实体,通过外国友人的视野展现北京新变化,展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幸福度日益增长的良好景象。系列宣传片记录了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参观大运河通州段,展现了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城市副中心发展良好态势。外国友人周晓龙探索E9创新工场,展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新发展。系列短视频用外国友人视角增强传播的客观性和说服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对外传播力。
昌平融媒体中心制作了以“昌平故事汇”为主题的百部微视频。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讲述了昌平红色革命历史,记录了昌平的重要历史人物,展现70年来的百姓生活的发展变迁。其中“居庸关、长峪城、明长城”等微纪录片通过历史遗迹展现昌平历史。“阳坊胜利涮肉的创业故事,昌平农民的网络新生活”等则将镜头对准了昌平百姓,展现了积极创新,努力奋进的新乡民形象。《讲述昌平70年》用评书音频的方式讲述昌平从建立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武工队攻打昌平城,到抗日战争胜利,昌平全境解放建立人民政权的革命历史。诸多融媒体产品坚持故事化报道以人为主,通过讲述百姓生活变迁透视大时代的宏观改变,人性化报道贴近群众有效实现柔性传播。
2、UGC实现内容共享,良性互动提升传播效果
北京广播电视台及区融媒体中心注重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使用,通过组织线上征集活动征集用户自己的故事扩充新闻线索及内容来源。用户生产内容具有极强真实性和趣味性,取材于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将大大提升专业媒体内容的贴近性,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户个性化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多样化的内容增强了主流媒体与民众的互动性,将有效深化媒体的走转改,使其更加深入群众。
例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6月24日线上举办了“朝阳相册”献礼视频活动,向广大网民征集70位人物及自己最有意义最具故事的照片,让网民用90秒的时间讲述自己与照片背后的故事,分享朝阳生活工作的美好回忆。8月14日推出主题为“新中国70载,朝阳印象”的社区行活动,征集网友关于朝阳印象的摄影作品。通过北京朝阳APP上传,作品按“环境、纪实、建筑、人文”等主题分类,最终选出70幅优秀作品集中展示。东城区融媒体中心在微博开展“我和北京合个影”话题讨论,邀请网友晒出自己与北京的合影,讲出自己的故事,阅读人数达到2.1亿,讨论3.1万人次。
北京广播电台7月5日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北京市儿童少年原创故事征集活动”,利用微信渠道征集普通人与祖国的故事,在荔枝FM、听听FM等网络电台播出,多报道充分利用UGC内容传递百姓声音,将爱国的宏大主题落地为一个个动人的百姓故事。营造全民互动庆祖国华诞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提升网民与媒体互动,有效增强用户粘性,体现当代媒体融合发展思维。
3、新媒体技术打造精准传播,弘扬主旋律引导效果良好
北京广播电视台及各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主题策划一系列形式新颖,符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新闻产品。其整合区域内技术和传媒资源,充分洞察用户思维,利用短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制作符合互联网受众阅读习惯和视觉体验的内容,有效实现精准传播,提升主流媒体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能力。
例如北京卫视联合今日头条、抖音、百度发布了“我为祖国比个心”全民互动活动,邀请了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诸多大V如蔡徐坤、迪丽热巴、唐嫣、办公室小野等明星红人共同制作短视频,为祖国表白。诸多网络大V带动下快速引发了网友的新一波转发、点赞和活动参与,掀起了一波舆论热潮。该活动充分利用社交平台人际传播的特点,通过网络大V带动网民参与,鼓励转发点赞,发挥了新媒体的交互性优势,让受众在转发中实现爱国情感价值共享,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另外北京卫视策划了三场大型群众歌唱活动,包括联合中央电视台在天安门广场录制了《我爱你,中国》MV,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家、青年演员与群众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回龙观与天通苑社区居民与关晓彤、于朦胧等演员及志愿者合唱《回天有我》及《红旗飘飘》。快闪与爱国歌曲融合的形式利用音乐自身的强大情感渲染力凝聚人心,歌唱MV短视频符合网民对于视听觉全息传播的诉求,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都获得广泛传播。系列视频全网播放量超1.3亿,人民日报、光明网等媒体转发。
另外北京卫视融媒体报道还推出8集航拍宣传片,利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展现北京中轴线、长安街、故宫等城市地标和文化景观。西城区融媒体中心9月12日在微博平台推出“我在西城为祖国庆生”的12小时不间断直播活动,邀请6位素人担任城市体验官进行城市深度体验,并用手机直播的方式带领观众体验滨河公园、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天桥艺术中心、风雷京剧团、萃文阁等西城区重要地标。直播技术增强网友的沉浸式体验和深度交互,让观众在直播的仪式聚焦中见证西城发展,凝聚爱国情感。海淀融媒体中心利用H5交互技术制作“创新基因,始于1952”的互动H5,让观众在游戏交互中,用手指擦除照片的方式见证海淀的70年变化,见证中国首台电子管计算机在海淀诞生直至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彰显海淀科技创新力量。新媒体技术为观众打造奇观体验,弘扬主旋律,舆论引导效果良好。
注:本文已注明出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53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