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PC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本局消息 正文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下气力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省广电局专题召开安全管理工作形势分析会
发布时间:2019-04-02 10:52:59 来源:省广电局 作者: 【 字号:

4月1日上午,省广电局专题召开安全管理工作形势分析会。一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二是部分处(室)主要负责人作了专题分析汇报。最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永辉就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作了辅导讲话。

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示要求。坚持管人员必须管安全、管单位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思路是:一点一滴抓落实、一人一事抓责任;方法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各自落实,事前排查、事中检查、事后巡查;要求是: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标准是:对党忠诚好、完成任务好、安全管理好,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安危、大局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政治高度,就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我摘要了五个方面供大家学习:一是要牢牢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二是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抓共管、失职追责;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强化主体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三是要加强安全风险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四是要盯牢重点行业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国内外教训,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健全监管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统筹抓好机构改革与安全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要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尽快熟悉各部门的职责调整,明确工作方向和任务;特别是负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部门,一定要始终绷紧神经,不能有丝毫松懈,半点马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字字千钧、振聋发聩。大家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转化为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践引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强化忧患意识,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孔子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近,我对近3年来被通报的重特大事故分析了一遍、比较了一遍、研究了一遍,发现90%以上的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下面我梳理总结几个方面原因,供大家学习汲取。一是事故都是“思想麻痹”造成的。从事故发生的本身来看,一些单位没有真正把安全管理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想起来了“运动式”抓一下,有情况了“应急式”过一下,检查了“突击式”整一下,事前抛之脑后、事中不以为然、事后习以为常,越过了安全红线、突破了安全界线、丧失了安全底线。二是事故都是“侥幸心理”造成的。大多数特大事故都是因为抱着“试试看”“无所谓”“习惯性”“不可能”的态度,能过一天算一天、能躲一次算一次、能推一个算一个,把工作不当日子过。比如,一颗火星烧毁一栋大厦、一个火苗烧毁一片森林、一根火柴烧毁一个工厂,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历史上,因失去一个马蹄掌钉,丢掉了国家的例子,大家都清楚。所以说,事故都是“先侥幸、后不幸”。三是事故都是“管理松懈”造成的。古人讲,严是爱、松是害。从这几年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经过看,就是履责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甚至是热一阵、冷一阵,紧一阵、松一阵,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都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不下功夫抓落实。四是事故都是“违规操作”造成的。当前,好多事故发生都是源自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不按规定动作、流程、标准、要求操作。有的超时间、超负荷、超定量运转,有的人打疲劳战、机打磨损战、物打损耗战,有的盲目蛮干、拔苗助长、强行超车,只要效益、不要安全,只要金钱、不要生命。五是事故都是“年久失修”造成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年限的。现在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机械有故障、有磨损、有问题,明明知道管道跑气、漏气、泄气,明明知道线路漏电、渗水,明明知道基础设施过时了、不能用了,既不做检修、也不做维修,几十年没人问、无人管、睡大觉,不出事才怪呢。大家知道,有些化工原料见空气都会爆炸,天燃气见火星就会燃烧。六是事故都是“应付差事”造成的。现在有的单位把安全管理工作“不当一回事”,见怪不怪,不出事不知道、一出事吓一跳,抓安全管理工作就像猴子的屁股坐不住、大象的屁股推不动、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出了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七是事故都是“防范不当”造成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矿山、道路、建筑、防洪、森林、地质和公共场所等领域,同类事故反复发生、同类事件多次出现、同类问题多次暴露,就是防范意识不强化、防范措施不到位、防范预案不精细,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讲、当故事传。八是事故都是“低级错误”造成的。大家经常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现在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多都是操作手精力不集中、打了瞌睡、一不小心失手造成的。比如说,车辆事故,都是10次事故9次快造成的,甚至一把方向打不好、一脚刹车踩不好、一个螺丝紧不好、一次交规守不好导致的。九是事故都是“似懂非懂”造成的。从一些特大事故案例分析来看,一些行业、领域和工种中,工作人员准入门槛很低、安全意识很弱、技能技术很差,“三违”现象时常发生,这也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以上列举的这9种现象、原因和问题,都是事故发生“多因一果”的综合症,安全管理工作的“常见病”、社会上的一种 “流行病”,甚至成为一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牛皮癣”,都是血迹斑斑的教训和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希望大家举一反三、真正举一反一也可以,做到抓安全管理工作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宁可流汗、也不流泪,宁可出力、也不出血。让彭局长和其他领导省心、省力、省事,集中精力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

三、坚持以小见大,下大气力抓好本单位本行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实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承载大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能不能做到,恐怕要打个问号。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小失大、以小致残、以小丧命的例子很多很多,一根线一根绳、一台热水器一台清洗机、一瓶药一杯酒、一个单双杠一个塔吊、一把方向一脚刹车、一个闪电一次打闹、一床电褥子一个充电器,还有因烧煤用气窒息的、下菜窖钻管沟窒息的等等。因此,大家从小处着手抓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小事”关联“大事”。小事里面有大事。古人讲,船到江心再补洞就晚了,山洪来了再筑坝就迟了。比如说,一根电线关联一栋楼的安全、一个插座关联一层楼的安全、一个烟头关联一间房的安全,人命关天,你能说是小事吗?再比如说,一个U盘、一台电脑,关联着保密安全,关联着广电行业的大局,你能说是小事吗?还比如,一次线路中断、一次信号中断、一次播放中断,关系到党的声音传递的问题,你能说是小事吗?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审视小事,看到“小”关联着“大”,善于“小”中见“大”,自觉做到从平安无事中找隐患、从常规现象中看异常、从细枝末节中抓苗头。二是“小事”演变“大事”。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这个“变”,一方面是指随着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同时进入新一轮的量的变化。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些看似不显眼的小事、司空见惯的小错、不引人注目的小问题,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出多了、犯多了,小事就会变成大事,小错就会酿成大错,小问题就会引发大问题。德国飞行员海恩通过对多起航空事故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每一起重大事故背后,必然有30次左右的事故征兆;每个征兆后面,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后人把它称为“海恩法则”。因此,每一个“一”的后面,也都隐藏着很多征兆和隐患。另一方面,是指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小事会转化为大事。一口水喝出事的人有、一个馒头吃出事的人有、一个鱼刺卡出事的人有、一个旗杆触电出事的人也有。抓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小事,“小”不能看成是固定的“小”,一定要看到随着量的积累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小”会变“大”。三是“小事”等于“大事”。前面讲小事会变成大事,主要是从事物发展客体来讲的。还要看到,就事物发展的主体而言,会因个体素质差异,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与“大”是没有界限的。比如说,某个人发生的煤气中毒事故,妻子在洗澡时已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这对懂常识的人来讲是件小事,开窗通风、不再使用,就可避免事故发生,再请人维修或更换。但对不懂常识的人来讲却是大事,事故中的丈夫恰恰是个缺乏常识的人,不仅不开窗通风,自己还进去洗澡,能不出事吗?再比如,一个小小的U盘,放在保密意识强、按规使用的人身上,是件小事。若放在保密意识差、私自上网拷贝和下载文件的人身上,就成了大事。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审视所谓的“小”,清醒的看到“小”与“大”是相互转化的,因为主体的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四是“小事”构成“大事”。大事是用小事集合而成的,小事是构成大事的材料。省广电系统的安全,要靠一个个单位的安全来保证;一个单位的安全,要靠一个个干部职工、一项项任务、一件件小事的安全来支撑。我记得“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航后,央视《新闻30分》推出一个叫“回望神六”的栏目,在将镜头对准飞船工程技术设计师的同时,也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车工、装配工等普通工人。他们既不掌握尖端核心技术,也不显山露水,相对于飞船上天这样的科技含量高、举国关注的大事来讲,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小之又小的事。但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小处彰显精神、以小事成就大事,值得我们学习。革命导师列宁关于“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的名言,虽说是一百年前讲的,但对我们抓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在,我们有一些单位喊得凶、叫得响,但就是不会在“小事”上下功夫、花气力,不善于从“一”抓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要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局部、把握具体、坚持从小事抓起,脚踏实地办好每月、每天、每时、每刻要办的事。五是“小事”成就“大事”。我所说的小事与工作琐碎、抓鸡毛蒜皮是有根本区别的。强调抓小事,不是不要抓大事。恰恰相反,抓好小事正是为了抓好大事。现在,有的人学习不刻苦、工作不艰苦、生活不吃苦,对小事不感兴趣、大事又干不了。因此,抓安全管理就像农民种地,该种地时要种地,该浇水时要浇水、该上肥时要上肥、该锄草时要锄草、该收割时要收割,错过任何时机,都可能收成减半,来年吃不饱要挨饿。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用“事”来看人,用“人”来说事。我经常说,成事在人、败事也在人。你情怀有多大、担当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感觉就才有多好。要不然,个头再大、未必力量就大,力气再大、未必拳头就硬。大家知道,隧道工程是“欺硬怕软”,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从小事、软事、难事抓起,不厌其烦,经常抓、抓经常;不厌其细,具体抓、抓具体;不厌其难,反复抓、抓反复;不厌其小,末端抓、抓末端。办公室组织开展“安全年”和“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出了问题查我责”的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带系好、系严、系实。

郭永辉强调,钢铁是炼成的、事业是干成的,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奇迹要靠行动争取,而不是坐等,路是走熟的、事是做顺的,我们要形成一盘棋的思想、树立一条心的意识、找到一家人的感觉,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爬不过的山。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