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正文
站在最高位置维护核心 进入最佳状态熔铸忠诚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会和收获
发布时间:2019-06-13 11:38:33 来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作者:郭永辉 【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通过学习,深深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体体会和收获有以下几点:

体会和收获之一:在理论学习上,有那种“拨云见日”的醒悟感和生命力

指导思想先进、理论武装先行,是我们党的特有优势和基本经验。当今社会,一天不学习是耽误、两天不学习是失误、三天不学习是错误。我是2008年开始收集、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延安、正定、宁德、福州、福建、浙江、上海,以及在党中央工作时发表的讲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跟进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全国全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上的讲话,以及参加世界大会、国际活动时的讲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接地气的大白话、大实话,用冒热气的网言网话、民言民语,阐释了党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导。特别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了巨大政治勇气、坚定意志品质、深沉历史忧患、强烈责任担当,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学起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听起来既有知识又有味道,用起来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体悟了领袖风范、领悟了领袖思想、感悟了领袖魅力。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用“头悬梁”和“锥刺股”的精神,才能事半功倍。一是能扎好信仰根。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信仰比黄金还重要。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信仰上小迷糊会失去方向、大迷糊会失去本质。没有信仰作支撑,做人就没有灵魂,做事就没有根基。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做到政治成熟不幼稚、立场坚定不动摇、旗帜鲜明不跟风、对党忠诚不二心、大事清醒不犯傻。二是能扎好品行根。德是统帅、才是工具。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个世界上没有肮脏的工作,只有肮脏的思想。党员干部要经常内修文德、外备武事,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品位的人、有涵养的人、有善心的人、有风骨的人,公而不私、劳而不怨、忙而不燥、独而不散、群而不斗。三是能扎好理想之根。没有血色人苍白,没有理想人无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于国家未来。”我们应当追求工作的快乐、追求事业的成功、追求群众的口碑、追求高雅的情趣,而不应该成天在官大官小、权大权小、钱多钱少和谁说了算上费脑筋、用心思。

体会和收获之二:在思想政治上,有那种“心明眼亮”的真灼见和辨别力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人的力量在心上,船的力量在帆上。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党的特有优势和重要法宝。抓住了思想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与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发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18个专题79篇文章,第二卷17个专题99篇文章,章章有思想政治建设观点、原则、内容、标准、要求,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筑牢忠诚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牢思想之舵的动力源。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初心永固,才能行稳致远;就是牢记使命,才能坚定立场。(一)首要的是思想敏锐性。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因此,党员干部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思维、考虑政治影响,不能只站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小圈子看待和处理问题,不能犯政治幼稚病。(二)关键的是政治忠诚度。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真诚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担任党总书记以来反复叮嘱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因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三)现实的是贯彻执行力。行动靠自觉,执行靠觉悟。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党做了示范、做了样板。比如,在勠力强国的使命担当上,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锐意奋进的创新精神上,任大队书记时他创建陕西首个沼气池,任正定县委书记时在大街上摆着桌凳接访群众,任福建省长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以及十八大以来,领导国家各行各业成功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落实;在实干力行的领导作风上,“马上就办”,钉子钉实钉牢;在工作制胜的科学方法上,善于“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善于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搞建设,从问题入手、直奔主题,直面问题,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进入全新的“法治时代”。细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品味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风范,才能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蕴含的真经心学掌握好、运用好。因此,我们要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才能增强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

体会和收获之三:在干事创业上,有那种“奋蹄扬鞭”的精气神和战斗力

大事难事看担当,攻坚克难勇作为。钢铁是炼成的,事业是干成的。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没有担当,任何梦想都不会实现。群众看共产党员怎么样,总是看其关键的时刻能否站的出来、危急的时刻能否豁得出去。习近平同志从大队书记到党的总书记,始终胸怀天下,心系天下苍生,牵挂人民幸福;始终奋发图强、矢志不渝,对近代中国悲惨历史有着“割腕之痛”,夙夜萦怀的就是复兴强国;始终尽忠职守、政绩卓越,每一岗位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始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复兴大业为重。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前正干工作结合起来,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在全媒体舆论场上树立起舆论的“定海神针”。一问初心,我们守正创新了多少,认识新媒体工作,我们的视野应该在哪里?面对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如何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生态、体制、机制,怎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我们在思想上准备好了吗?二问责任,我们使命担当了多少,推进新媒体工作,我们站位应该在哪里?面对过去主流媒体牢牢占据的舆论“主场”向众人涌入的舆论“广场”转变,面对信息传播的物理“尺度”向新媒体技术“深度”整合,面对媒体融合由“相加”向“相融”迈进,面对专业性媒体“流程”向大众化媒体“流量”拓展,如何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怎样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我们在政治上准备好了吗?三问能力,我们素质提高了多少,开展新媒体工作,我们重点应该在哪里?在新时代,媒体内容生产体系、节目制播体系、传播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生态体系,怎样建设、建设怎样的体系。我们在素质上准备好了吗?四问功夫,我们掌握了多少,抓实新媒体工作,我们的行动应该在哪里?当前,在新媒体传播领域,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常态,新的媒体生态不断涌现、翻新,格局不断洗牌、重构,构建不断除旧、布新,在大数据、云计算、可信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5G、4K和8K超高清等新应用,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在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等新服务,如何提高工作效益,怎样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工作上准备好了吗?

体会和收获之四:在为民服务上,有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情和融合力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无根不生、无根不立、无根不活。我们党自诞生之初,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楷模和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调研考察,深入工厂车间、百姓家中、田间地头,坐小凳与老百姓拉家常、揭锅盖尝老百姓饭菜味、摸被褥体老百姓冷暖热、看庄稼解老百姓烦心事、问养殖商老百姓致富路,等等。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吃穿、教育、看病、住房和饮水,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弄清楚。一是时常做到“三个自问”。①自问“你是谁”,一定要弄清你到底是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主人;是因为有了人民才有了你,还是人民因你而存在。这个关系绝对不能混淆,绝对不能颠倒。如果颠倒了,会颠倒本质。②自问“谁靠谁”,是人民养育了官员,还是官员养育了人民,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人民服务才能变得自觉。③自问“代表谁”,你手中的权力是代表人民的利益,还是代表个人的利益。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能是非不清、界限模糊。二是自觉克服“四种心理”。①特权心理,认为官位是自己一步一步干上来的,权力是自己一步一步争取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②补偿心理,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富裕潇洒,心理失衡,觉得吃亏,相互攀比,前“腐”后继。③后路心理,台上想着台下的事,有权想着没权的事;求人不如求己,趁着有权大捞一把,搞资本积累。④侥幸心理,先侥幸、后不幸。总认为以权谋私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冒险伸手、侥幸闯关,得手一两次后,自恃聪明、无所顾忌。只有坚决克服这“四种心理”,才能确保我们面对“诱惑”而不“惑”、身处“高危”而不危,遇到“陷阱”而不陷。三是牢固树立“五个观念”。①权力是公家的,决不能公私不分、损公肥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②权力是集体的,决不能独断专行、我行我素、践踏民主、规避监督。③权力是有度的,决不能恶性膨胀,为所欲为,贪权擅权、胆大妄为。④权力是双刃的,决不能欲生于无度、邪出于无禁,坠入陷阱、葬送一生。⑤权力是临时的,决不能官升一品、气粗三分,两眼朝天、脱离群众,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体会和收获之五:在清正廉洁上,有那种“严以修身”的慎独心和意志力

古人讲,身正方能带人,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一身正气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应心有所畏、情有所惧、行有所戒,不妨做到这样“四怕”。一要怕法纪。古今中外,无数违法违纪人员的教训证明,执行制度最安全,严守纪律最幸福,循规蹈矩最自由。要牢记“法纪之剑”始终高悬于头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党纪这条“生命线”,不触政纪这条“高压线”,不碰法纪这条“警戒线”。二要怕组织。现在有些人组织观念很淡,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长期不参加组织学习、长期不接受组织监督,把言论自由当自由言论、把民主自由当自由民主、把人身自由当“自由人生”,成了单位的“个体户”。比如,有的茶杯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甚至不怕组织,信马由缰,有了自由胡自由,最终会在自由中丢掉自由,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计其数。三要怕群众。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杯。我们经常说,“听人劝对一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干部还是党员,不把上级的教诲当回事、不把同事的提醒当回事、不把他人的议论当回事,做事就不会顾忌,就会成为另类,迟早会成为孤独的羔羊、离群的野马,是要遭遇凶险的。四要怕舆论。管好自己,天下无敌。现在是全媒体时代,不是“人找信息”,而是“信息找人”。真可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应当记住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一定要交友要慎重、嗜好要节制、情趣要高雅,玩中有险境、玩中有黑手、玩中有代价,千万不能玩物丧志、乐极生悲,防止铁哥们把铁哥们关在铁笼子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干好工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提纯政治忠诚、强化工作本领、弘扬奋斗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宁让生命吃亏、不让使命欠账,用忠诚、奉献和拼搏跑好自己的这一棒,遇到工作任务一起干、遇到矛盾困难一起上、遇到责任担当一起扛。


分享到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将直接提交信件!

取消确认